球迷网

图片
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党史学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党史学习教育
调查研究要巧用“三种力气”
[作者:人民代表报发布时间:2023-08-28 14:53来源:人民代表报]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保证,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在要求,也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基础环节。我们应当巧用“三种力气”,增强调查研究的能力,提高调查研究的质效。

强脑力  增加调研的底气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做调查研究,多花一些脑力,下足案头功夫,备足事前功课,精准性捕捉到课题,针对性排查出问题,方能保证调研方向不偏、靶心不变、焦点不散。

调查研究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调查可围绕各阶段中心工作和突出问题进行,失误不足、要求愿望、意见建议都可列入调查范围。人大在选择调研主题时,应当与党同向、与民同心,使人大的调查研究精准结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针对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开展调查研究;精准结合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乡村振兴、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基层社会治理等开展调查研究;精准结合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及其根源来开展调查研究。心中有底、胸中有谱,调研才更有序,解题才更高效。

花脚力  增加调研的地气

调查研究是个“辛苦活”,不能“一阵风”“走过场”,需要我们在“脚力”上多下功夫,一直保持不怕苦、不怕累的心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一方面作为人大工作者要利用好碎片化时间灵活机动地开展调研,扑下身子、迈开步子,脚沾泥土、扎根群众,使调研形成一种工作制度、工作常态、工作自觉。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代表示范引领作用,改变过去以常委会组成人员、工委调研为主的方式,让更多的代表参与到调研视察、工作评议、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等工作中来。

调查研究是个“求知活”,人大工作者应走出办公室,不能“只到定点户、只谈专业户、只访示范户”,更不能只是“看看景”“散散心”,而是要躬身入局,身入心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充分发挥“家站点”扎根基层一线、贴近基层群众的优势,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建设,落实好“双联”、代表向选民述职等制度,同代表一起把调研工作延伸到田间地头、项目一线、街头巷尾、千家万户,多看群众之难,多听群众诉求,虚心向群众请教,坦诚向群众问计,真正做到带着问题去,拿着“钥匙”回。

调查研究是个“较真活”,不能满足于“差不太多”“凑合将就”。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人大在调研的时候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要听取顺耳之言,也要听取反对之声,既要广泛征集群众的“金点子”,也要多听带刺的“吐槽声”,尤其是要对群众的“吐槽”深挖根源,给的“差评”多用“放大镜”照一照,从抱怨声里去粗取精,从细枝末节处去伪存真,对一些关键环节、尖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次“怎么办”。通过察实情、听真话、取真经,使调查研究更加接地气、更有针对性。

重效力  增加调研的硬气

三分调查,七分研究。在充分调查、掌握实情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深入缜密的思考,对收集的材料汇总梳理,把问题深研究透,找到务实管用的对策,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既要有典型事例的总结也要有面上情况的分析,既要有“首创精神”的提炼也要在“槽点”中求创新,形成有条有理、简练充实、文气顺畅的高质量调研报告。

要防止重“调”轻“研”,同时也要防止“研”而不“用”。要注重对调研成果的“转化”,建立健全调研成果落实制度,经主任会议讨论后,提交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视察建议,及时把基层探索的有益经验固化提升为新思路和硬举措,把党委部署要求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人民的共同意志。要注重对调研成果的“深化”,将调研成果与人大履职紧密结合起来,从中找到立法、监督工作的方向,将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立法、重大事项决定、监督工作计划,形成人代会代表议案建议、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发挥调研成果“落地生根”的“乘数效应”。要注重对调研成果的“升华”,见微知著、察之在先,要以调查研究的实际成果为依据,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分析,推动政府拿出更多破解难题、补齐短板、防范风险的政策举措,形成“调查研究—总结提炼—再实践创新”的正向循环,赋能调研成果“新活力”,书写好调研的“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