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网

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球迷网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家长进课堂”的课程化路径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现在不少家长在各自领域都是一把好手,而且他们对学校教育,尤其对子女就读学校的需要大多能积极响应。“家长进课堂”也就成为各校课程实施的一种新样态。实践中,从“课堂”到“课程”再到“课程化”,家长资源不断升级。

1.0版:自由输入,有课堂

这个阶段为初始阶段,呈松散型,自由度大,教师和家长都没有负担,不用做过多规划和编排,只需要家长有一技之长。刚开始,我校也采取这种方式,许多家长积极响应,“英文绘本故事”“数学文化”“认识建筑”……课程琳琅满目,为学生的学习打开了一扇窗。起步阶段,“家长进课堂”由此入手,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家校合力建设课堂,消除了家长只能在课堂外围打转的无奈情绪。

可是,“松散”也给该阶段带来形式大于内容的尴尬局面——时间上,缺乏规律性,家长授课零散分布在各个时段;班级上,开课次数有多有少,有的班级还出现“零家长课堂”现象;主题上,语言、游戏、科学都有,但零散分布,深度不足。同时,组织过程比较随意,只要家长有时间、有主题、有意向,学校就可以腾出课堂让他们参与进来。但是,未经审核的课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此外,由于家长授课时间未列入计划,又是班级行为,“大家商量着来”成了课程的基本组织形态,课程的计划性与严肃性面临挑战。

2.0版:整合输入,有课程

整合资源、化零为整,变“碎片化”为“集合式”,完成“课堂”到“课程”的过渡是这一阶段学校要努力建构的。学校可以建立“家学周”,整合家长资源,用一周时间集中授课。把一周里的一个单位教学时间交给家长,离不开学校的整体规划、设计和组织:规划,就是家长课程资源的收集和编排,有两条主要收集路径:一是家长自主申报教学内容,二是学校确定“家学周”主题,家长根据主题申报。不论哪条路径,编排的基本原则都是两个:一是分解主题,一个半天安排一个小主题。二是动静结合,一天之内学生身心要协调活动。可能学校的家长资源不均衡,也可能“家长进课堂”工作刚刚起步,很难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组织一周的活动,这没关系,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上午安排学科课程,下午交由家长主事。也可以年段为单位编排“家学周”功课表,实现多种资源跨班共享。

因为整合,“家长进课堂”开始有了课程的模样——有内容且有规程。但这一阶段的课程容易与学校的课程重叠,学习方式、家长资源的互补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学校提供了“家学周”时间,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却有重复,这无形中给教师增添了压力——课时被“吃掉”又无能为力。这时,做好家长教学或活动组织方案提前审核,便是学校能给予教师的释压方式。

3.0版:项目输入,课程化

如何让家长资源更好地为学习服务?能不能从“基于学科的学习”“基于经验的学习”“基于活动的学习”跳出来,走向“基于项目的学习”?这是“家长进课堂”要积极突破的地方。只有达到这个层级,课程才是动态生成的。

首先,学校要做充分的前期调研,了解每位家长的优势,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其排列组合,形成课程资源库。其次,确立项目化学习主题,列出项目攻关需要集合的资源种类,并与家长资源对接。最后,在“家学周”框架内设置课程,让家长围绕同一主题用不同方式带领学生开展项目化学习。

为了灵活用好家长资源,学校还可以组建“家长专家团”,为学生的项目学习提供咨询和帮助,另外也可以开展“项目认领式”家长项目支持活动,即公布一学期需要完成的项目,如“校园采风活动”“校园微电影”“为农场做栅栏”,让家长认领,然后学生跟进学习。当然,这个阶段最稀缺的资源是教师的课程建构意识和能力,只有教师知晓班级家长的“长短”,了解学生学习的需求,学校才能当好“课程导演”,家长才能当好“演员”。

“家长进课堂”绝不是形式的丰满,我们要立足“学习”,让家长资源与学校课程血脉相连。

(作者系浙江省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副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球迷网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球迷网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