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是学校实施办学理念和实现育人目标的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是学校办学诸要素中的核心要素。
当前,中小学对校本课程建设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内涵、品质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主要体现在基于校情的国家课程校本化,以及围绕历史文化和办学传统的优质资源的课程化建设。但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过于关注应试的功利化倾向,学校主要着眼于学科课程的延伸与拓展,而对于品德、心理、情感、生活等关乎学生未来发展的课程内容涉及较少。笔者以为,校本课程建设应当追求文化品质的提升,真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赋能。
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浸润与表达
课程绝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课程会被打上文化的烙印,它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创造、积淀、发展而成的,体现在学校的环境、制度以及师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中。课程作为学校育人的载体,应当与学校文化相呼应,充分体现学校的文化内涵,在学校文化中汲取营养。
课程并不单纯指学科教学,还应包括学科教学之外的各种活动和组织实施。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经历,而课程就是学校提供给学生在学校期间得以获取知识、能力、品德、人格以及学习经历等一切活动的总和。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课程的核心是学生的发展,学校课程应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经历和体验,促进他们全面、生动、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关注当下,更要关注未来。
南京市鼓楼区紫竹苑小学的“笋芽儿学苑”课程就很好地契合并彰显了学校“立根、拔节”的文化精神,把孩子们看作一根根稚嫩的笋芽,围绕兴趣、习惯、心理、情感、品德、专注力、想象力、人际交往等方面,建构了阅读、轮滑、篮球、绘画、书法、摄影、科技、话剧等校本课程。学校还建构了“基于儿童成长的生长性课堂”,在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到阅读、思考、探究、发现、总结的全过程,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校本课程的价值追问
面对学校的众多课程,我们应当思考,它们与学校的文化有什么关联?与学校的独特办学资源有什么关联?对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以及学校文化的提升究竟发挥了哪些功效?我们应该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课程的意义是什么?
校本课程是先进教育理念在本土实践中结出的果实,是对学校历史文化的梳理、对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提炼、对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思索,并以此凝聚广大教师的智慧和力量,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就像血液一样在学校的机体中流淌,滋养着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因此,学校要摈弃短视的、浮躁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历史文化中寻求智慧,在办学现实中寻求突破,在发展需求中寻找方向,使课程真正成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劲力量。
在学生兴趣特长多样化、发展需求多元化的今天,学校要创造条件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校本课程建设要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拓展、延伸和补充。学校课程建设要打破课程界限和壁垒,通过主题学习、项目研修、课程整合,使育人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赋予课程以新的生命力。南京师大附中的“鲁迅课程”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学生通过“鲁迅课程”的学习,不仅丰富了语文知识素养,更在“鲁迅课程”的熏陶下,变得理性、淡定、从容且富有批判精神,为学生的学习和人生注入了极其重要的养分。
课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传统的课程和教学都是行政性的硬性安排,学生只能在规定课程框架内被动接受。芬兰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差异,为每一个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特别是对那些有特殊才能和学习障碍的学生,会给予特别的支持和帮助。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是要在学校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对课程进行再度开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
学生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兴趣、特长发展的自我需要,二是国家培养合格公民和未来建设者的时代需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表述的核心素养也是从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层面界定的。校本课程建设要坚持学生立场,不能仅仅以教师的教学和特长为依据,而要追问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何在。
南京市玄武区中央路小学围绕“健康、关怀、智慧、尚美”的育人目标,通过专业的测查工具,对全体儿童从“感觉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生活自理”“沟通”“认知”“生活技能”等七个维度进行测查。对于在某些方面比较突出的孩子,学校会进行个别关照,通过各种社团活动给予精心指导,发挥其特长优势;对于在某些方面存在欠缺的孩子,学校为他们定制了相应的补偿性课程,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展现自我、增强信心。学校建设了“汉字魔方”“戏剧星球”“经典诵读”“书法艺术”“数学门萨”“生活劳动”等课程,为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性选择提供支持。
课程是否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在课程建设、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既是建设者、实施者、评价者,也是受益者。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能力得到增强,能够将日常生活、学习中接触到的事物、现象以及经历、感受自觉融合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成为十分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因此,学校要激发广大教师参与到课程建设中,促进教师与学校课程共成长。
教师往往习惯于站在学科的角度看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也是简单按照教材的逻辑顺序实施教学。学校课程建设要关注学科内部的联结、整合和重组,让教师对学科内的知识内容进行适当的归并、整理、提炼、重组,让课程呈现出新的样态,使教师对学科的核心思想、知识结构、内在逻辑有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教师要关注与本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从国内外的课改经验来看,课程由单一走向综合,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南京市鼓楼区拉萨路小学的“学程周”活动,让学生带着项目,带着问题,走进图书馆、实验室、社区、高校、科研院所,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分析研究,撰写报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协作者和评价者,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问题的遴选、过程的指导和报告的评价,他们的理念、视野、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校本课程的文化追求
《易·贲卦·彖传》写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事物产生后,就开始发挥文化的功效,尤其是在教育实践领域,发挥了文化“化人”的作用。
课程的终极价值是育人。一所学校应该有自己的课程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开放多元、充满活力、联系紧密、结构合理、有内在逻辑的“育人整体”,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更具个性、更多选择的成长环境。校本课程的文化性主要体现在:
生命性: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概述的郭橐驼的种树之道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只要顺应树木自然生长的规律,充分发展它的习性,就能使树木长得快而且活得久。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学校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支持。学校要摈弃“唯考试,唯分数”的功利主义思想,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关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方式,使课程真正贴近学生,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滋养他们的生命成长。
校本课程建设是不断传承、不断吸纳、不断重构、不断发展的过程,要深深扎根于学校的文化和土壤,从中汲取营养,获得蓬勃生长的力量,为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提供给养。
生活性: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写道:“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如何让知识活化起来?就是靠生活的经验。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在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逐步理解知识内在的意义及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体验知识背后的思想观念和深刻内涵。
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指出:“真正的求知需要心理参与和思维参与,心理参与是指思考、想象、描述、沟通、交流、感染、体会;思维参与就是将知识打上自己的烙印,将概念依照自己的思路纳入到概念系统之中。”现在有些课程为什么不能打动学生?主要是因为学校和教师总是用成人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成人的思维分析问题,而很少顾及学生的基础、背景、认知方式和客观需要。好的课程和教学既要走进学生的世界,还要引导、激发学生走进广阔的生活世界。人的学习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自我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帮助和协作,只有让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发生联系,才能促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思考、发现,深入理解知识内涵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并学会运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生长性:当下的许多学校在课程建设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僵化思维,内容上一成不变,实施过程中用统一的要求面对所有学生,缺乏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课程是学校最为核心的办学要素,既有相对稳定的特点,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和创新。
还有的学校热衷于新鲜和时尚,看到其他学校的优质课程就想移植过来。由于急功近利,缺乏实施的环境和条件,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校本课程的生命力来自于课程价值的适性程度以及学校的土壤和环境,只有扎根于学校的历史传统和发展现状,才能汲取丰富的养分,蓬勃生长。
人的学习和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人的认知规律。彭凯平教授指出,学生的心智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学校的课程设置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细化和衔接,将课程目标和内容分解到各个阶段,从知识维度、方法维度到思想维度,让学生拾阶而上,循序渐进。
在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会生成许多新的成果和新的经验,教师的日常积累、经历和感受会自然融入教学中,教师的思维方式、治学风格和情感态度也会成为一种课程资源,为课程注入新的活力,促进课程不断生长。
校本课程建设必须回归到文化的根脉上,并在文化中获得发展的力量,让师生真正走到课程的中央,规划适切的课程愿景和课程目标,建构系统的课程体系,使课程真正浸润到学校管理的全时空,成为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作者系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