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网

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球迷网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首页>正文

对坚定道路自信的思考与探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鲜明的提出了三个自信,笔者就道路自信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道路自信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道路自信进行了思考与探究,指出坚定道路自信是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高度概括,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避免走老路邪路的指导方向,是促进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道路自信  内涵   思考与探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的提出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总结,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保障,其体现了党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
诚然,一个国家和政党的宏伟目标能否能实现,除了看其是否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否有符合国情与时代的制度保障,还要看其选择的是什么道路。这是因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毛泽东指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1]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新形势下,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坚定当代中国的道路自信,对于更好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创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辉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一、坚定道路自信的内涵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坚定不移的意思,并有持之以恒的要求,对于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而言,自信是自尊、自立、自强之本。如果没有应有的自信,必将失去斗志,无所作为;只有树立强大的自信,才能振作精神,奋发图强,从容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并走向成功。自信的根本体现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自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凝聚力量,积极进取,不断夺取新的胜利。因此,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在坚持中发展,在坚持中创新,在坚持中完善,只有坚定这种自信,才能保证我们能够逐步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深刻领会道路自信内涵有利于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有利于以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复杂的世界格局中保持民族特色、勇往直前。

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既坚定道路自信,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一个根本前提、一条基本路线、一个总体布局、一个发展目标。根本前提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的政治前提。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这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可靠保证。一个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拓展和深化。发展目标既是坚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对坚定道路自信的思考与探究

1、坚定道路自信是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高度概括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饱受了外来侵略蹂躏,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先后为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做出了艰辛的道路探索,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成功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又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正确的指导方针,但由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不足,致使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出现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些严重的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全面总结历史教训,邓小平同志指出解决好走什么样现代化道路的问题,首先必须要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中国的实际建设社会主义。全党和人民重新恢复了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这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我们党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时代背景是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结论;其理论基础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其历史依据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其现实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认识;其历史方位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实际。这些科学依据与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实践表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我们道路的自信来源于道路的开辟与道路发展创新的探索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其关键就在于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2、坚定道路自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标经历了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其体现了党对社会道路建设的不断认识。从党的十三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奋斗目标,到十七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目标,再到党的十八大重申了这个发展目标,这些变化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内在联系,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更加全面、更加丰富,坚持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和方向。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实现的整体架构和发展过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发展阶段。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不仅表达了我们党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坚定与自信,而且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的不断拓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明确的任务,其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把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保障人民权益、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把创造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性,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展现出中华民族复兴、人民共同富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远大光明前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道路自信,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在胜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社会主义道路引领我们在逐步走向小康社会方面创造出了令世界惊羡的成果,从而也使它积蓄并显示了非凡的社会凝聚力。展望未来,我们实现小康社会的成效越是显著,就越有利于这条道路把举国上下的智慧和力量高度凝聚到伟大事业中来,坚定了人民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坚定亿万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拥护。

3、坚定道路自信是避免走老路邪路的指导方向

十八大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这个鲜明提法,对于我们坚定道路自信提供了方向,在当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是在国内外大的环境下进行的。在国际上,总的力量对比仍然是西强我弱,从1989年开始的东欧和苏联剧变到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受到重大打击。在这种背景下,从1989年西方的一些政治家就公开地讲,希望中国是下一个东欧和苏联,希望我们走东欧和苏联的改旗易帜的邪路。时至今日,外国敌对势力的阴谋没有得逞,因为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在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国度,我们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普通老百姓分享了改革开放的成果,焕发出巨大的创造性和活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生动诠释。中国的发展给全世界带来机遇,世界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是中国道路造就了中国奇迹。[3]社会主义道路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也不同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而是一条新路。针对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些错误的主张和思潮我们要坚决不走“邪路和老路”,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的发展社会主义道路已不适合中国现在的发展,如果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问题上,走了封闭僵化的老路,我们就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实践已证明,走这两条路都是没有出路的。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只有坚定道路自信才决不会走老路邪路。

坚定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彰显了充分的自信、深厚的基础以及立足世界的底气。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没有其他道路可以选择,没有其他路径可以取代。只有坚持道路自信,我们在建党9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10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才能成功实现。

4、坚定道路自信是促进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的重要途径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党和人民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密不可分。三位一体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当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下开辟、坚持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准确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改革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制度保障,从而保障社会主义道路走得更稳、更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必将进一步增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从而更好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1991:3.

[2] 包心鉴.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人民日报,2012-12-07.

[3]郝安. 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01-08.

[4]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道路自信从何而来?求是, 2013,(4 ).

[5]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著.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11

[6]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光明日报,2012-11-26

[7]冉小平.道路自信哪里来. 人民日报, 2013-01-14

[8]访中央党校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严书翰. 河南日报,2012-11-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球迷网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球迷网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